第四十六条 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秉公办案。 审判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 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 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四章 回避
回避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和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 的有关人员,在遇到法定情形时,经一定程序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 民事 诉讼法规定回避制度,根本目的就是确保程序正义,保证审理程序的公正性...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四十七条:回避情形
第四十七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 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四十八条:回避申请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 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 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 本...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四十九条:回避决定权人
第四十九条 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 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 任审判员决定。 【释义】 本条是关于回避决定权人的规...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五十条:回避决定程序与救济
第五十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 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 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 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本章共 15 条,对当事人资格、当 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共同诉讼、诉讼中的第三人、第三人撤销诉讼、民 事公益诉讼以及诉讼代理人等内容分别作了规定。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五十一条:诉讼当事人
第五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释义】 本条是关于诉讼当事人的规定。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五十二条:诉讼权利义务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 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 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
《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五十三条:和解
第五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释义】 本条是关于和解的规定。 和解,是指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就实体权利的处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 争议的活动。 和解与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