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是决定罪与非罪的关键要素之一。尽管刑法对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和恶意透支型的信用卡诈骗罪的条文中明确要求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的法条中没有直接提及这一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犯罪不需要非法占有的目的。实际上,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对于所有金融诈骗犯罪都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规定,在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这意味着不能仅根据损失结果进行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的供述来认定,而应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非法获取资金,造成较大数额的资金无法归还,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3107.html
- 明知无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
- 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
- 肆意挥霍骗取的资金;
- 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 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
- 隐匿、销毁账目,或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
- 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然而,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就不能单纯因为财产无法归还而按金融诈骗罪处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3107.html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诈骗罪中,贷款诈骗罪、部分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都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仅以非法占用为目的,即使使用欺骗手段取得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并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也不应构成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或信用证诈骗罪。如果符合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构成要件,可以按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论处。由于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和信用证诈骗罪的最高刑罚可达无期徒刑,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最高刑罚仅为7年有期徒刑,两者在量刑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辩护人从主观方面入手,进行改变定性的辩护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专业的法律分析和有力的辩护,辩护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被告人争取到最合理的判决结果,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同时,这也有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随着法律实践的不断发展,对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和适用也将逐渐形成更加明确和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3107.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310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