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申请人依据一定的事实证据,请求人民法院宣告特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民法典》第20 条和第21 条第1 款分别规定了不满8周岁的未成
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未成年人,年龄是取得民事行为能力与否的标志,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用宣告公示。但判断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比较复杂,需要人民法院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所作出的诊断、鉴定结论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人民法院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律上认定和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为其设置监护人,代理他们进行民事活动,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民事行为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将“申请宣告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修改为“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管辖]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7条的规定,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由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法律适用]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处理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典》第21条、第24条,《民事诉讼法》第187 条至第190条,《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52 条。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406.html
[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活动并得到法律认可的前提。在司法实践中,各种民事案件如离婚、遗嘱、赠与、合同等,都可能存在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问题。因此,将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列为第三级案由。实践中,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害关系人单独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
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特别程序审理;另一种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提出一方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对其行为能力予以确认的,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处理,先作出当事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决,原诉讼中止。诉讼中人民法院对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判决与原诉讼
应是两个不同的诉,分属于不同的民事案件案由。根据《民法典》第24条第2款的规定,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的,只能是利害关系人和有关组织申请。对于有关组织的范围,《民法典》第24条第3款明确,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