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释义】 本条是关于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对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 我国 宪法第 134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该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 1991 年民事 诉讼法第 14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关于 该条中的“民事审判活动”是否包括“民事执行活动”,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 意见认为,检察监督的对象是法院的审判活动,执行不属于审判活动,法院行 使执行权不是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不应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另一种意见认为,“执行乱”“执行难”“执行不公”是司法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严重损害 了法律权威,侵害了当事人及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 原因是对民事执行活动缺乏有效监督。 因此,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是必 要的,监督的范围应当着眼于执行人员的不作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 还有一 种意见认为,对民事执行活动应当监督,但监督什么、以什么方式监督还需进 一步研究。 2012 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将上述规定修改为:“人民检察院有 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同时,在执行程序编明确增加本条规定,即“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这为人民检察院对执行 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需要指出的是,本条仅就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作了原 则性规定,并未对监督的范围、程序、形式、效力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这主 要是考虑到上述问题涉及检察机关可以对哪些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有的执 行活动是法院以执行裁定的方式作出的,有的是在执行实施中作出的,有的 涉及执行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有的是执行人员能力不足所致,有的还涉及 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等,情况比较复杂,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监督程序 涉及检察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手段进行监督,是事中监督还是事后监督,由哪 一级检察机关提出监督;监督方式是采用检察建议还是采用其他方式;监督 效力涉及监督意见应当产生何种法律后果,法院如何对待检察机关提出的监 督意见,监督错误的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等。 对这些较为具体的问题,在 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各方意见并不完全一致,还需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理论研究,2018 年修改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 20 条 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六)对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的 执行工作实行法律监督”;第 21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本法第二十条规 定的法律监督职权,可以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提出抗诉、纠正意见、检察建 议。 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并及时将采纳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的情况书面 回复人民检察院。 抗诉、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及其程序,依照法律 有关规定。”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上述规定对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方式都 作了明确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在司法解释层面,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精神,规 范人民法院执行行为,支持人民法院依法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 察院商定,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的试点工作。 2011 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 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6 年,在总结试点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为促进 人民法院依法执行,规范人民检察院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 定是现行有效的人民检察院开展执行监督的主要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还 在 2021 年发布了《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 这些司法解释为人民检 察院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提供了详细的操作依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283.html
评论